买球必中手机壁纸湘江文艺丨冯文娟:十里春风
外围买球平台的手机十里春风买球必中手机壁纸。
买球必中手机壁纸冯文/p>一
那一刻,我的心颤了一下,手指也不由地抖了一下,手里的照片差点掉到地上…/p>手指的反应远远快于大脑,当照片在手里稍微一松动时,手指就赶紧捏住了它买哪种胶球好粘手机的膜。多少年了,这张照片竟然还在,它就被夹在那本书里,那本书就那样堂而皇之地立在我家的书架上,这么多年竟没有人发现它。要不是我无意间抽到了那本书,不知道它还要在这本书里呆多少年/p>照片是塑封的,即便过了多年,依旧崭新如初。那是我与他的合影,照片中我与他十指相扣,站在颐和园的排云门前,那时候我的脸还很青涩,两颊带有明显的婴儿肥,他戴着黑框眼镜,脸显得很清瘦。我们都微微笑着/p>他叫李恒/p>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疯狂迷恋一个学长。记得那是夏末的一个傍晚,他穿着浅蓝色T恤、褐色裤子、黑色运动鞋,站在布满夕阳余晖的操场上,我从来没见过面孔如此明亮的男孩子,他对我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那微微一笑时刚毅面颊上徐徐绽放的温情,把我的整个世界都点亮了,我十九年所孕育的对异性美好的朦胧向往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形象。我心里的那只小鹿开始四处乱撞,浑身感到一阵灼热/p>那时候的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人人网上注册账号,我回到宿舍便开始在人人网上一个一个地搜索,我先把搜索范围限定为我们学校的男生,显示有几万人,我发现这种搜索无异于大海捞针,而后我又把搜索范围限定为我们学校某个学院的某一年级的男生,一个男生一个男生地排除,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排除,一个学院一个学院地排除,经过不知多少天没日没夜的搜索,在我即将放弃时,他的头像竟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他是物理学院大四的学生,比我大三级,我主动加他好友,翻遍了他发在网上的每一条状态,每条状态都是那么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我主动找他聊天,当我得知他已考取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时,我更加觉得他光芒四射、异于常人了。我与他的对话从向他请教如何准备考研开始,扩展到怎么与同学相处,甚至请教他如何拒绝男生的追求,他都给了我详细的解答,在我看来,那些解答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非敷衍塞责的。我从他的只言片语中穷尽一切可能挖掘他心目中理想女孩子的模样,为此我学习化妆,虽然是照猫画虎;把直发烫成了梨花卷,理所当然认为那样显温柔而恬静;为了瘦五斤不顾一切绝食三天……我因为他的一条短信哭,也因为他的一句话笑……那种无常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我就像暗夜里的一只飞蛾,时而飞得不知所措,时而莽撞扑向被黑暗包裹的一丝微光。就在这样的状态中,我度过了一个萧索的秋和一个严酷的冬/p>我与他之间相隔的看似一层薄纸却坚硬如铁,我在这边兵荒马乱,而他,在那边不动声色/p>同宿舍的小彤是最能理解我的,我们几乎无话不谈/p>小彤上高中的时候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那年F省高考状元的照片,他的名字叫丁劼,从此她就一直保存着那张报纸,她还把报纸拿给舍友们看过,那是一张证件照,丁劼戴着眼镜,脸庞显得清瘦又稚嫩/p>我问她:“丁劼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p>她说:“你看他长得多帅啊!/p>我说:“嗯……/p>同宿舍的小影是个心直口快的姑娘,她用明媚的声音说:“我还真没看出来他哪里帅。”然后我们宿舍的几个人就哈哈大笑起来/p>“你们太坏了,他是我见过的最帅的男生,你们竟然说他不帅。”小彤用假哭的声调说/p>其实单论长相,丁劼就是个普通的男孩子/p>我现在都弄不清小彤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到丁劼的,我们上大一那年,他已经在北京大学上大三,小彤有丁劼的联系方式,却很少联系。在宿舍里,我们经常拿她开涮,我们问小彤,这么喜欢他,为什么不表白小彤说:“人家那么优秀,我配不上他呀。/p>后来,她去过一次北京,专门去了北大,她找到了丁劼,丁劼还请她吃了一顿肯德基,她说丁劼吃肯德基的时候简直出乎她的意料,两手捏着一个汉堡往嘴里送,嘴巴张得特别大,一口下去半个汉堡都没了,汉堡在他的嘴里嚼着,瘦瘦的腮帮子被撑得鼓鼓的,小彤担心自己吃汉堡也会出洋相,咬了一口汉堡就说吃不下了。丁劼吃完了自己的汉堡,看着小彤的那个汉堡,问了小彤几次:“你真的不吃了”小彤一开始还说不吃了,他反复问,小彤就猜想,他是不是还没吃饱。丁劼最后一次问她时,小彤就说:“我真的吃不下了,要不你吃了吧”丁劼拿起那个汉堡,像吃第一个汉堡一样,把小彤咬了一口的汉堡吃了/p>从肯德基出来,丁劼带着小彤参观了北大校园。丁劼骑着一辆山地自行车,座位很高,小彤在路旁走,丁劼就坐在座位上,一只脚搭在脚蹬上,另一只脚撑着地,他的脚尖刚好碰到地面,他艰难地一点一点地往前滑行着。逛了几个小时,小彤一直劝他把车锁在路边上,他却始终没有锁/p>我们宿舍的人都知道小彤去了北京,并且见了丁劼,小彤回学校后,我们追着她问,小彤把那天相见的情形说得特别详细/p>小影直接说:“彤,姐劝你,别想那男生了,智商高不一定代表情商也高。/p>小玉可不这么认为:“丁劼还是有魅力的,要么怎么能让小彤如此着迷呢/p>小影说:“快拉倒吧,像你,不也是嘛,那天我俩在食堂看到赵宇在我们前边,我大声喊你的名字,他肯定听到了,他却装作没听见,头也不回就走了。/p>赵宇是小玉的“男朋友”/p>小玉什么话也不说了,她知道,那次赵宇肯定听见了,他假装不回头,自己那么主动地接近他,他却像是在躲着她/p>我把关于那个学长的事偷偷地说给小彤听,她听完后劝我:“还是算了吧,不现实”/p>/p>我的情感像是在坐过山车,在天地之间翻滚着,我害怕我脆弱的内心经受不住这样剧烈的折磨,于是,我迫不及待需要一个小小的角落安放我的情感,哪怕朴素简单,哪怕不那么温暖/p>这时候,李恒来了,他是小彤的同乡/p>李恒与我同级,是我们学校机电学院的,是他们班的班长。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初春的下午,太阳慵懒地照着校园,路边的柳树已经生出了新绿,远处的篮球场上传来一阵阵“砰砰砰”的打球声。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两个人隔得很远,低着头,默默地走在校园里,但他们的心跳发出的声音跟远处的篮球落地的声音是一样的,“砰砰砰……”我还记得他穿了一件浅灰色的短款薄羽绒服,拉链敞开着,里边是一件浅蓝色毛衣,他穿着褐色裤子、黑色运动鞋。他对我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他不时地问这问那,我简单地回答几句,他就能把话茬接过去,他是个知道如何化解尴尬的人。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能记起他那时的神情,稳重的、优雅的,谈话时总给人一种受到照顾的感觉,这种感觉分明就是学长给我的感觉/p>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春末的下午,我们约好去爬学校后边的玛珈山,夕阳的余晖像金子一般洒在那条山路上,两旁的槐花已经开到了极致,散发出醉人的幽香,丝丝缕缕,直钻进人的肺里。山路越来越僻静了,我们停在一段相对平缓的路上,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已沉睡,他开始给我讲他的故事,童年、少年、生活、学业,他的声音在越来越浓的暮霭中时隐时现,伴随着山那边海浪拍岸的声音,我满脸发烫,两手无处安放/p>“做我的女朋友吧。”他说/p>这句让我紧张且慌乱得不知所措的问题恰逢其时如我所愿/p>我咬着嘴唇不知如何是好,他拉过我的手,握在手心里,他的手宽厚而温暖,一直暖到了我的心里,但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是学长那张充满温情的脸/p>好多天后,我给学长发了一条短信:“等我毕业了,我会告诉你一个秘密”/p>学长回复:“好。/p>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跟学长联系过。那个秘密,也就真的成了秘密,永久地放在我心里一个极其隐秘的角落/p>就在那天,小玉看到赵宇牵着一个女生的手在校园里走着,小玉回到宿舍就躲在被窝里哭了。我们在宿舍集体安慰她,“他……可是……我的初恋啊!”她捂着被子,哽咽着,从被窝里扔出这么一句断断续续的话来/p>小玉的初恋似乎还没开始就宣告结束了。青春里的感情不都是如此吗被一阵风吹来,又毫无缘由地被一阵风吹走。我们不记得风的形状,但那种春风拂面的感觉总是让人难以忘怀/p>“给他打电话,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看他怎么回答。”小彤说/p>“什么初恋啊,这人就是个人渣,还值得你恋”小影的声音明媚,但她说话丝毫不留情面/p>后来我与小影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我们僵持着,在一个寝室生活,竟然长达一年多没说一句话,后来想想,矛盾可能从那天就已经开始了。她那种盛气凌人、不以为然的姿态让我很不舒服/p>我对小影的态度,可以说是嫉妒,也可以说是不服。她家境优渥,父母都是我们学校总部的教授,当时我们学校对教工子女的政策是过了一本线可以上省会的总部,过了二本线就可以上我们这个位于海滨小城的校区,而对于普通考生,两个校区的录取分数线都要超过一本线几十分。那么多年,我在学校里不分昼夜埋头苦读,在那种高压的环境下,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因为我笃信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只有考高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p>我见到小影,我的这一执念被打破了/p>小影长相甜美,是那种人见人爱的长相,并且她绘画、舞蹈样样精通,她的钢琴弹得也是一流的,多少男生都喜欢这样的小影,她无论在哪个男生面前,都不会有“配不上”别人的感觉吧。但她给我的感觉有时候是大大咧咧,有时候又是小鸟依人的,她所带有的那种气质与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所透着的那股实在劲儿很不一样。她喜欢穿白色衣服,夏天是白色纱裙,冬天是带着狐狸毛的白色羽绒服,她起床最早,却出门最晚,时间都花在了涂脂抹粉上,她那头乌黑的长发上扎着一条粉色纱织丝带,更显得她像个小仙女一样。她在外的时候像是有洁癖,每次去上课,她都会把自己的座位和桌子擦了又擦,看到有一丝灰尘都会尖叫起来。但在宿舍里,她完全是洁癖的反面,除了入学军训的那几天,再也没有见她整理过床铺,被子、床单、枕头窝成一团,皱得跟抹布一样堆在床上。她每次打开衣柜,衣柜里的衣服都会“哗啦”一下滚出来,她再胡乱把它们塞回去。有一次舍友把她桌子上摆的那个水晶球拿起来,水晶球的底座下的桌面是干净的,但桌上竟然留下了一圈厚厚的灰尘印子。她的那张桌子底下经常下不去脚,多少次,她要穿的鞋子只能找到一只,另一只却不翼而飞了/p>小影的男朋友,高大帅气,又是学霸,她在宿舍一遍一遍地夸赞着她的男朋友,对别人的男朋友却总是嗤之以鼻。她说她男朋友又拿了国家奖学金,她向我们描述她男朋友在她生日时如何为她准备生日晚会,她说她男朋友都舍得给她买苹果手机,在她的眼里,她的男朋友是聪明的、体贴的、富有的,但有一次,我在学校网站上看到学校贫困生补助金发放名单里,竟然写着她男朋友的名字/p>我故意当着所有舍友的面,将名单里有他男朋友这件事告诉了小影/p>“他应该不缺钱啊,为什么还要占这个便宜”我小声咕哝,但话里的嘲讽还是被小影全部接收到,并无限放大了/p>小影先是一脸惊愕,而后脸“唰”地一下红了,她狠狠地白了我一眼/p>“你这话什么意思啊什么意思故意恶心我呗我的事要你管先管好你自己!”小影像一头小母兽一样冲我咆哮起来/p>我不再吭声,但心里充满了不服气/p>没过多久,小影就与她的男朋友分手了/p>而从那次事件一直到毕业,我虽与小影生活在一个宿舍,却形同陌路/p>/p>我的大学所在的那座小城,拥有着狭长的海岸线,它三面环海,像极了一个被海拥抱在怀里的婴儿,那里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和醉人的海风,使得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海滨气息。它是优美的、安逸的、宁静的、单纯的,又是偏远的、传统的、缓慢的、单调的。多年后,当我与朋友谈起那座小城,一遍一遍赞叹着它的美的同时,又惊讶于它的闭塞与匮乏/p>学校紧靠大海,只有南门是朝向陆地的,东门、西门、北门全都朝向大海。从东门出去,沿着环海路走一个小时,便可以从西门返回。那条环海路,留下了我们多少足迹,没课的下午,我和李恒从东门出去,吹着凉爽的海风,呼吸着大海的清新气息,漫步在金灿灿的黄昏里。走到西门的金沙滩,是必然会停留一番的,那里绵软的细沙、拍岸的海浪、温热的海水,甚至那上下翻飞、全身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海鸥,都是我们那些美好时光的见证/p>在我们那样一个综合类高校里,男女比例基本均衡,男生女生出双入对的非常多,只要不出格,学校是不会管的。倒是同学,尤其是男生们,看到自己的同学交了女朋友,便总要找机会调侃一番/p>还记得有一次下了晚自习,我与李恒经过他们宿舍楼下,正好被他们班的同学看到了,他们站在宿舍楼三楼的走廊里,拉开走廊的窗户,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扯着喉咙喊着“女朋友真漂亮”“嫂子叫什么名字”之类的话,他扬起头,满脸笑容,却故作严肃,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对他们喊了一句:“滚!”男生们嘎嘎地笑了起来,这笑声引得更多的脑袋从窗户里探出来,甚至上下楼层的男生都探出脑袋来看热闹,他们有光着膀子、手里端着脸盆的,有穿戴整齐、背上还背着书包的,他们一起尖叫着,伸出手臂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两颊发烫,想赶紧逃走,他却紧紧拉着我的手说:“别管他们,你越紧张,他们就越嚣张。”然后他拉着我镇静地慢慢往前走,坦然得如入无人之境/p>李恒人比较随和,作为班长,他能设身处地为同学们着想,同学们给优秀班干部投票,他的票数总能以压倒性优势获得第一名,但他却没有年年拿优秀,他懂得把机会让给别/p>他与朋友聚餐,只要合适,他都会带上我,他大大方方地将我介绍给他的朋友认识。偶尔我独自在校园里走,遇到了他的朋友,那些朋友也会像我的朋友一样跟我打招呼/p>我依然记得,有一次李恒他们学院学生会邀请了一家公司到我们学校团建,他带我去参加。主持人讲完他们的企业文化后,便让我们整个礼堂的人分成两组,推选组长、选定口号、在旗子上画上组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持人指定的任务。活动实行淘汰制,哪一组完成得好,哪一组就留下来。我跟李恒一组,看着他组织、协调,看到他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被同组成员以掌声表示认可时,我由衷地为他自豪,觉得他是带光的/p>经过一轮一轮的淘汰,我们坚持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队员们要围成一个圈,背起自己的同伴,多半是男生背着自己的女朋友,沿着这个圈,一圈一圈地走,背上的同伴落地就算被淘汰。他背着我,像其他队员背着同伴一样,低着头一圈一圈地走,刚开始场上还能听到相互鼓励的声音,但这种行走,实在是让人难以坚持,每过十分钟,主持人就会提醒同学们时间,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很多同学实在坚持不住了,陆陆续续把同伴从背上放下来/p>四十分钟过去了,场上只剩几对还在坚持着,我趴在他瘦弱的背上,看着他满头大汗,汗水从下巴直接滑落到地上,胸前的衣服也都湿透了,他两腿颤颤巍巍,艰难地挪动着,每走两步就要停一停,把我往上颠一颠。我悄悄地在他耳边说,你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把我放下来吧,他似乎没有听见,一声不吭地继续艰难地前行/p>活动进行到五十分钟,场上几乎是鸦雀无声了,有一个男生背着一个女生,一步都挪不动了,却始终不肯把她放下来/p>我紧紧趴在他的背上,看着他一秒一秒地坚持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他才缓缓地直起腰,慢慢地把我放了下来/p>我用纸巾擦着他脸上的汗,问他怎么这么有力气,他说:“我只是不想……”。他始终没说出他的后半句话,他不想怎样呢但前半句话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我尤其喜欢他说的“只是”这个词,多么单纯又神圣的一个词,这个词给我带来了扎扎实实的安全感/p>/p>那时候,那些令人感动的、无忧无虑的甚至是幼稚可笑、年少轻狂的举动,都被学校这座象牙塔包容着。回想起来,那是青春里最为甜蜜的时光,我们奢侈地挥霍着金子一般的光阴,等我多年以后尝遍生活的真正滋味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生活的真正面目可远不止是甜蜜/p>是啊,远不止甜蜜,还有酸涩、苦楚与辛辣/p>李恒是那种会学习的学生,不管是在专业课上还是在各类大赛上,他都能名列前茅,屡屡获奖,并且在我看来似乎毫不费力。而我则不行,为了学习,我费了多少精力,在期末的最终成绩排名中我依然只是中等/p>中学时代,为了稳住全班前几名,我往往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吃饭的时间、排队的时间,甚至放学路上的时间,都被我利用起来学习。对于我这样一个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只能靠苦读。当然,苦读也收获了甜果,我所在的那所高中,是我们县最好的高中,但能像我一样考上985高校的也只有几个人/p>大学的期末成绩可不单单是文化课的成绩,各种课外活动、班级任职都是加分项,并且占比比较高,虽然我的文化课成绩不算特别差,但没有加分项,只能眼看着落到别的同学后边。我为此苦恼、抱怨,甚至在与他诉说时掉下了委屈的眼泪。他安慰我,不只停留在嘴上,他主动提出每天陪我学习,督促我,帮我分析我在哪些方面可以拓展自己。他发现我文笔不错,鼓励我向报刊投稿,作为班长,他很清楚发表文章也是加分项。有他的指导与陪伴,我大学期间还拿到了几次奖学金/p>我的家庭本就不富裕,大学时期又屡遭变故。奖学金一年只评一次,远不够一年的学费与生活费,我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赚取生活费。那时候学校有勤工俭学项目,在图书馆分拣图书每月可以领到三百块钱的工资。因为要在图书馆工作,那座十二层的图书馆便成了我待得最多的地方/p>那时候村上春树风靡校园,就连学校卖考研资料的书店也在门口挂起了《挪威的森林》和Q84》的宣传海报。在图书馆,我读完了能找到的村上春树的所有作品,那委婉细腻的笔调深深吸引了我。我把村上春树推荐给李恒,他却趴在书上,一睡就是一下午/p>尽管省吃俭用,但在图书馆的工作还是经常满足不了我的生活所需,于是我就到食堂餐厅去给学生打餐,到饭店帮忙端盘子,给中学生做家教,也到大街上去发传单。他要把他的生活费分给我,我坚决不要,他也在花父母的钱,我怎么能拿他的钱呢他对我说过,他的家境一般,也是靠着父母在外打工供他和妹妹上学,我清楚地记得他那次说这些事情时的神情,庄重、严肃,说着说着,竟有些哽咽了,我看到他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随即滚了下来,他连忙用袖子拭去了/p>周围的同学也有不少四处找兼职的。就比如那份在图书馆的工作,名额有限,需要同学们提前申请,并不是想做就随时都有的。食堂里也经常看到有学生在给同学们打餐,工作一个小时,不仅能免费吃一顿饭,还能赚到五块钱。给中学生做家教是报酬最高的,但因我们学校偏远,加上来回的时间,一两个小时的补习费也就显得不那么的了。还有那份发传单的工作,是小玉的新男朋友介绍的,是给房地产公司发广告,由他们划好区域,发一千份传单可以挣一百块钱。每次我去发传单,李恒都陪我去,一千份传单都压在他的背上,把他的肩膀都勒得陷了下去。我们主要是把传单往汽车的雨刷上插,所以我们每看到一辆车停在路边,就像捡到了钱一样。那年国庆节,他陪我发了六天的传单,六百块钱,全部归我,我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费有了着落/p>/p>进入大四后,同学们都开始为自己毕业后的去向做打算,我和小彤、小玉都忙碌地准备考研,而小影忙着申请去英国留学/p>那时候,我和小彤、小玉在自习室埋头苦读,小影忙着准备她的申请材料,而李恒则拿着自己的简历和厚厚的一摞荣誉证书,参加着一场场招聘会/p>李恒向我感慨城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找工作的时候才明显感觉到这座城市的闭塞。因为位置偏远,很多公司不会选择为了我们一所学校跑这么远来招聘,所以参加招聘会的公司大多是当地的,外边好的公司少之又少/p>他最终签约了一家不错的国企,公司在北京,虽待遇不是很理想,但那可是北京啊,多少机会都在等着他。我焦急地等待着考研的成绩,成绩出来后却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打击。小彤如愿考到了北大,小玉报考了复旦大学,但因为面试没通过,调剂到了我们自己学校,她的男朋友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最终保送到了我们学校,这似乎是对他们的一种成全,小影顺利拿到了伦敦大学的入学通知书,而我落榜了。这就意味着我要加入春季招聘的大军,努力为自己谋第一份工作/p>我连续投了很多份简历,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李恒问我想不想去他应聘上的那家公司,我丝毫没有犹豫就回答他想。于是他给负责招聘他的人力资源部打电话,向他们推荐我。在他的极力推荐之下,我收到了那家公司的面试通知/p>那时候从那座海滨小城到北京还没有高铁,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为了省钱,我们买了两张硬座票。晚上十一点多,火车快要进站了,我们在检票口等待检票,人们像沙丁鱼一般挤在一起,人人睡眼惺忪,满脸的倦意与疲惫。李恒背着一个大包,紧紧抓着我的手放在胸前,生怕被众人挤散了。这是我们第一次一起离开那座小城,去往完全陌生的城市/p>火车咣当咣当地在黑暗中前行着,每隔一会儿就“噗”地一声停在途经站里,在途经站总要等很长时间,火车站台上刺眼的灯光照进车厢里,更让人觉得疲惫不堪,漂泊之感油然而生。我靠在李恒的肩上,昏昏欲睡,他故意把靠我那边的肩膀压低,让我能睡得舒服一些。春末的深夜,还有丝丝寒意,即便车厢里坐满了人,也听不到任何交谈的声音,只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鼾声和因为挪动身体与皮革座椅摩擦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p>我闭着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内心对京城充满憧憬,却始终忐忑不安。难道我真的要到北京生活吗这个问题,在我登上这列火车前,我竟然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如果我能够面试成功,毕业后我们便要一起在京城生活了。一起生活,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有些没准备好。在校园里谈恋爱跟在社会上一起生活,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但具体哪里不一样,那时候的我也说不明白/p>第二天中午,火车到了涿州站,这是进京前的最后一站了,从涿州站出来,火车明显提速了,我和李恒直挺挺地坐着,头转向窗外,虽然知道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北京,但我们早已收拾妥当,随时等着下车。我和他都是第一次到北京,我从他冷峻的神情里看到的不仅有憧憬,还有不安/p>我们刚出北京站,就被一个妇女尾随,她不停地在我们身后问我们“旅馆住不一人五十,宽敞,干净”。我和李恒一商量觉得五十还挺便宜,就跟着她走了。那家旅馆在一个破旧的胡同里,我都不记得我们是怎么走到那家旅馆的,我们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终于进了一个四合院的大门,一进大门才发现里边几乎没有院,我们顺着两排房子中间的过道往里走,走到最里头,妇女指给我们紧挨着的两个房间,因为平房被做成了两层,所以下边那层是半地下的,巴掌大的房间里放了三张上下床/p>我们放下行李,便去了天安门/p>我们站在长安街上,看到了天安门,看到了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这是第一次啊,第一次身处祖国的心脏,感受到了她的庄严与神圣/p>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出门到那家公司去面试,公司在中关村。面试时考官问了我几个问题,我不知怎么回答,说得磕磕绊绊,没有逻辑。面试官是个大概四十来岁的男人,他听完我的回答,皱着眉头,思索了一分钟,跟我说“我觉得你不适合我们公司的这个岗位”。我的心一下掉进了冰窟窿里,听到这句话后我连忙起身,弯腰示意后逃跑一样地离开了那间办公室/p>我低着头走出了公司大门,李恒一看到我就问怎么样。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我觉得不行了。李恒满脸诧异,说了一句“怎么会呢”我许久没说话,眼泪却滚了下来。我们默默地走到公交站,我才把面试官的话跟他说了一遍。他什么也没说,他还能说什么呢,所有的话都在沉默里/p>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去了颐和园/p>坐在公交车上,我看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熙熙攘攘的街道和巍然耸立的楼群,更觉得萧索与悲凉。这是别人的城市,这个城市的道路纵横交错,但我能走的唯一的一条路都被堵死了。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脸上毫无表情,他们生活在北京,被这座城市所接纳,他们是多么幸福啊,就连此刻坐在我身边的李恒,要不是因为我,他的进京之旅也该是幸福的,刚才我面试的那家公司已经为他预备了一把椅子。而我,在这座城市里什么也没有/p>我的泪水奔涌而出,李恒紧紧握着我的手,搂着我的肩膀,我似乎能听到他抽噎的声音/p>本应是颐和园最美的季节,但我们到达那里时,天却阴沉下来,我们站在知春亭里,看到亭子边的几株樱花树下已经落满了残花,树上残存的几瓣樱花开得也很惨淡。往昆明湖上望去,湖面被阴沉笼罩,不管是万寿山还是佛香阁,都变得灰蒙蒙的。我们沿着东堤一路向前,走到长廊时,一阵阵冷风吹来,都已经春末了,竟然还有这样冷冽的风/p>我们一直走到长廊的尽头也没有看到上万寿山的路,于是在冷冽的风中,又沿着长廊返回/p>我们走到排云门前时,看到有给游人拍快照的,李恒拉着我的手,想让那人给拍两张照片,我握着他的手,觉得他的手也是冰凉的。照片很快就洗出来了,两张照片虽然不是同一个镜头,但除了表情,其他地方基本都一样,照片中我们十指相扣,微微笑着,我选了一张表情更好一些的给了他/p>/p>在毕业前的一个月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到南方农村去工作。从南方的那个小村子到北京,足足有一千多公里/p>相隔一千多公里,我们未来该怎么办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我南下,他北上。那时候我们能做的似乎只有等,等毕业那天的到来/p>就在毕业的那天早上,我与他告别,独自登上南下的火车,而他也要去往京城。我们心里很清楚,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离别前我扑到他的怀里,与他相拥而泣,我们多么不舍,可我们不得不独自踏上自己的路/p>这座美丽的校园,不知见证了多少恋人的分离,就因为毕业,多少爱情的火苗被扑灭,也因为毕业,多少嫌隙也被填满,小影与我已经有一年多一句话也不说了,而在毕业时,我们还是亲切地拥抱在了一起。因为我们知道,一走出校园,那里所有的美好与情谊、恩怨与是非,都将成为过去/p>我一直清楚地记得,去往那个小村子的夜晚,是一个细雨绵绵的夏日夜晚,一辆汽车载着我,缓缓行驶在南方的乡间小路上,那条路很窄,路旁长满了低低矮矮的小树,除了车灯,看不到任何其他光线。细雨打在光线上,抑或是光线穿透细雨,路旁的小树不断向后退去,此时此刻,车里十分寂静,静得连呼吸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楚。仅仅隔了一天,便恍如隔世。我的心里有无限的落寞,却又瞪大了眼睛看着窗外,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经过多少奋力的挣扎,企图逃离村庄,但却兜兜转转,又一头扎进了农村里/p>到了那个村子我才知道南方的农村可不是一般的农村,它重建了我对农村的认知,一个多么富足的地方,那里的发展可谓是全国新农村发展的样板,与生我养我的那个村庄相比,南方的这个小村子不知领先了多少年。家家户户都是造型各异的花园别墅,淡黄色的墙、深红色的瓦,门前的大道宽敞整洁,屋旁的小河清澈见底,河边绿树成荫,树上小鸟叽啾歌唱/p>我刚到村里,便遇到一个不小的难题,就是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听他们的方言,对我来说,几乎相当于在听外语。虽然这个地方经济发达,但大部分村民说不了普通话,村民们到村里来办事,都用方言,我一个外地人,虽瞪大了眼睛,集中精力听他们讲话,但还是经常不知所云/p>这里与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北京,完全是两个世界,我与李恒在各自的世界里忙忙碌碌,我白天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很忙,我晚上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在加班,好不容易盼到他凌晨下班回家了,我跟他诉说我的委屈和困难,他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我“喂”了几次,都听不到他的回答,我只能默默地挂掉电话/p>对于我们的未来,他从来没有做过规划,至少他从未跟我提过这个话题,他刚到那家公司,有着广阔的舞台和光明的前途,他是不可能为我来到南方的,这一点我们心里都很清楚/p>我的宿舍在镇上的一个办公楼里,那座楼只有三层,我住在三楼最东头的房间里,上班时这座楼上人来人往,但一下班,整栋楼就听不到任何动静了。看大门的大爷已经七八十多岁了,天一黑他就关门睡觉,所以一到晚上,想碰到个人都难。我那间宿舍的窗外是一大片树林子,林木茂密幽深,我的窗户被遮挡了大半,到了晚上,那些树木像一些张牙舞爪的怪兽,要扑进我的房间来,身在异乡的孤独感也如怪兽一般吞噬着我/p>我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很忙…/p>我再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在加班…/p>我熬到凌晨,又给他打电话,没说几句话,电话那头的他就睡着了…/p>窗外,一只鸟好像是受了什么惊吓,怪叫了一声,扑棱棱地飞走了,我的头皮开始发麻,心一阵阵地颤抖,泪水奔涌而出/p>日复一日/p>有一天深夜,我把电话挂掉,重新打给他,他被电话铃声吵醒后接了电话,我抽泣着,他问我怎么了,我好不容易说出了一句:“我们分手吧”/p>电话那头一阵沉默/p>“希望你能过得比我好。”不知停顿了多久后,他终于说出了一句话/p>“希望你能比我过得好”,我当时也想把这句话说给他听/p>我们终于变成了两条平行线,再也没有了交点/p>我躺在床上,回忆过往,泪流成河,在漫长而幽深的夜里/p>可在这样的夜里,手机提示音响了,我迫不及待打开手机,不是李恒,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小影,她在网上给我留了言,“最近怎么样”就这样最简单的一句话竟让我有了无限的亲切感,于是,我给她拨了语音/p>那晚,小影陪我度过了黑暗的一夜/p>从此以后,小影陪我度过了很多个难熬的夜晚/p>再后来,我在网上看到李恒发了一条状态,是他换手机号的“公告”,我看到那个手机号的尾号,竟然是我的生日/p>我想我可能还活在他过去的暂时还不曾忘记的岁月里吧/p>/p>阴差阳错,我又来到了北京/p>又是一个春天,在北大读博的小彤约我去颐和园。颐和园西堤两旁的山桃花开得异常绚烂,我跟小彤说我之前来颐和园时竟然没有看到这么美的山桃花/p>她问我来过几次颐和园,我说这是第二次。我停顿了一下,跟她说:“我第一次来还是跟李恒一起来的。/p>她说:“李恒有儿子了,你知道吗/p>我说:“不知道。/p>她随即拿出手机,翻了一会儿,打开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小宝宝的照片,看样子大概一岁多了。孩子的眼睛异常明澈,我看着他,他似乎也在看着我,那眼神从未相见又似曾相识/p>买球必中手机壁纸。
外围买球平台的手机作者:冯文买球必中手机壁纸。
买球必中手机壁纸编辑:施